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对自己说:“你是好的。”越是重要的人告诉你“你是好的”,影响力就越大,特别是在我们的自我还比较弱小的时候。
假设我们把来自外界的反馈都比喻成镜子,那么在所有的镜子里,有一面会对人有巨大的影响力,这面镜子叫作“权威”。
当一面权威的镜子对一个自我比较弱小的人说:“你是坏的,你是差劲儿的,你是糟糕的。”这个破坏力尤其巨大。
而对于孩子来说,最原始也是重要的权威,是父母。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孩子。
01
我们的自信,来自权威者的期待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1968年,罗森塔尔带助手们来到一所乡村小学,从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选了三个班,并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他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这个名单占了学生总人数的20%,但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选的,罗森塔尔根本没有看测验成绩。
8个月后,对这18个班的学生测试后发现,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
罗森塔尔提出了一个词——“权威性谎言”。他认为,他对校方来说是权威,而校方对学生来说是权威,将“你最有发展前途”的“谎言”传递到那些作为实验对象的学生身上,最终将他们变成了这样的人。
并且,很有意思的是,这些学生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语言性信息,老师们是通过情绪、态度而非语言的方式影响了这些学生。并不是所有人的期待都能对一个生灵发挥巨大的作用,在罗森塔尔的实验中,都是权威的期待发挥了力量。
什么是权威?有权力、有威望、有资源的那一方。像在这个学校的实验中,校长与老师对学生有巨大权威,他们可以评断一个学生的资质。
最原始也是重要的权威,是父母。所以可以推断,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可以在极大的程度上影响孩子。
我们平时常说的自信或自我期待,其实本源上是父母对我的积极期待。父母相信我,这内化到我心中,就形成了所谓的“自信”。
认识到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这样你就会知道,你的那些所谓的“我的想法”“我的认识”“我的自我感知”,其实很少是单纯地来自你自己,很多是来自权威的影响,特别是父母这样的生命最初的权威给你的影响。
当特别清晰地去理解这个道理时,我们本来认为的、顽固的“我是谁,我是怎样的”等自我意识,就可以松动,甚至被改变了。
当自我意识改变后,你会看到,外在命运也会随之改变。
02
父母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期待
我们广州工作室的一位老师,她儿子刚刚清华大学毕业,并去了美国最好的学府读研究生。二十多年前,她儿子刚出生时,她就有意识地使用了罗森塔尔效应。
当时,儿子出生后,她觉得丈夫很爱批评人,而她虽然言语上很喜欢夸奖别人,但内心是比较苛刻的。她就担心,儿子从他俩这儿会得到太多的批评和不认可。
那该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如果能找一个由衷地喜欢她儿子的保姆呢?
后来,她果真找到了这样一个保姆。保姆打心眼儿里喜欢她儿子,见到小家伙就眉开眼笑,开心得不得了。
虽然保姆没多少文化,但她的这份喜欢和满满的开心带给了她儿子非常好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这是每一个孩子最需要的宝贵礼物。
有意识的积极期待,还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实际上,父母对我的积极期待,是我的一个重担,我花了很多年才完整地看到这一点。
比积极期待好上太多个层次的是满满的喜欢。其实,命运就是你会遇见谁:你总遇见贵人,就是好命;你总遇见“衰人”,就是运气不好。生命最初,就遇到这样一个满心喜欢你的人,是最好的命运馈赠。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纳闷:我是期待孩子成为卓越的人,但为什么我的孩子却非常普通,甚至是失败者?这是因为,你意识上认为是给了孩子正面期待,但你潜意识却给孩子传递了负面期待。
比如,一位悲观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乐观的,而每当孩子悲观时,父亲都会说:“你怎么这么悲观?你为什么不乐观一点儿?”这种意识层面的期待,可能会有作用,但远不如潜意识层面的负面期待。
对孩子来说,他感知到的是,他总是在悲观时被父亲注意到,父亲总是在贬低他。所以,他的感受是:我是不被喜欢的,我是差劲儿的。于是,他就很难乐观了。
至于那些期待孩子卓越的父母,也是类似的逻辑:他们很少会真正鼓励、认可孩子,他们只是在批评孩子不卓越,试图以此逼迫孩子变得卓越。
他们多数人会失败,少数人就算表面上成功了,孩子果真在外在标准上变得卓越了,但内心深处却会变得无比自卑。因为这些孩子还是体验到,父母向他们扔过来的期待仍然是“你怎么这么差劲儿”。
其实,父母这么做时,他们没有觉知到,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自恋。他们在打击孩子的时候,体验到这种感觉:“看吧,你不如我。我本来应该生出更优秀的孩子的,他才配做我的孩子,而你,真差劲儿!”
当父母用这种方式维护自恋时,可以想象,代价是昂贵的。
03
最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自我实现的愿望,是自己对生命的期待;罗森塔尔效应,是权威人物对我们的期待。这两者间,会构成什么样的联系和矛盾呢?
最好是,权威人物对你的期待和你对自己的期待正好是一致的。这时候,你的生命力会自然生发,没有多少矛盾。相反,假若权威人物对你的期待和你对自己的期待构成了矛盾,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力量,那么你就会变得很难办。
每个生命都想做自己,这是最天然的声音,而如果父母等权威人物发出的期待也是这样的声音,那就是一个人的幸事。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一个术语——“不含诱惑的深情”,认为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理解与接纳你,而不给你设置任何条件。条件,就是诱惑。诱惑,即你要达到我设置的条件,我才给你情感。
不含诱惑的深情境界太高,但其实,哪怕是一些诱惑,只要有深情就好。
电影《后天》,讲了一位男科学家,他读书无数,有人好奇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最初读书的习惯是这样养成的:父亲每次出差前都会扔给他一本书,出差回来就会和他探讨书上的内容。
在这个故事中,书不仅是诱惑,也是父子之间建立情感联结的媒介和桥梁。他后来那么热爱读书,其实都是在通过读书感受父爱。在我看来,这是最为深刻的体验之一。如果你不断地体验到什么是深情,你会发现,你的生命力会源源不断地涌出,你会因此变得饱满而丰盛。
生命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三个命题:
(1)自恋,即做自己;
(2)满足别人的期待;
(3)超越自恋和满足别人的期待,体验到联结的深情。
用更简单的哲学语言来讲,即孩子要做自己,同时去寻找来自父母的抱持。而一旦孩子与父母产生有全然的联结,那时双方都可以被证明。
父母如果能给孩子足够的抱持感,让孩子体验到来自父母的深情,收获足够的安全感,就能让孩子在这份深情中充分而安然地展开自己,感受自己的生命力,让生命变得饱满而丰盛。
本文由唯一心理发布,不代表唯一心理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itfw5.com/a/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