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人说起母亲,总是有一种忍辱负重的承受感。作为母亲,她们也的确承担着许多压力。
中国式母亲在全球其他民族的眼中多少有些奇葩——
她们似乎没有自我追求,又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工作上得过且过,对家事、国事、天下事却操心不少。缺少丈夫细心呵护,也没有固定的社交圈,甘愿作孩子的全职保姆,全职陪伴,当然也是全职教练。
相比韩国与日本太太,中国式母亲不怎么打理自己,缺乏生活情趣,却在意男人、孩子脸上光彩,衣服光鲜,整天忙碌、琐碎、唠叨却乐在其中。
用抑郁来描述中国母亲多少有些贬抑,因为“抑郁”不是一个好词,抑郁的人大多会迁怒亲人,母亲女人要不爽,家里人谁也爽不了。
心理学家喜欢批评中国母亲把全部的心身都用在依附丈夫与依恋孩子上,通过夫贵子荣来寻求自身价值,其实是有些偏颇的。在成功学横行,金钱至上,拼爹的时代,留给家中女人的位置本生就有些尴尬。
我认识3位杰出的女心理学家,有一位还是华东师范大学第一位心理博士生,为了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纷纷移民到美国与加拿大,为孩子伴读,他们的丈夫往返国内继续自己的事业或者生意。如果这三位女士继续留在国内从事心理学,当今中国的心理学大师格局就要改写。
中国男人很少把家庭、孩子看成第一重要,更多关注的社会自我发展,为家庭创造经济与社会地位。在中国文化传承中,这仿佛社会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男人认同并关爱自己的女人与孩子,通常这些母亲是自在而快乐的。
02
抑郁的母亲可能指家中男人缺位,或者不尽责,把家与孩子扔下给女人,自己在外花天酒地,自在逍遥,不把妻子当人。
今天的男人不知中了什么邪,在外笑逐颜开,回家冬瓜脸,一副欠揍的样子。母亲专注家庭,教养孩子虽是天赋所愿,却也需要足够的丈夫感恩、体贴,陪伴,同时也需要足够的社会支持。
不然,男人掌控社会、嘻戏天下,女性含辛茹苦,无奈挣扎,会引发一种压抑的,针对男人的歇斯底里的愤怒情绪。
中国母亲善于把内心的爱奉献给家庭,但也需要丈夫、孩子把爱倾注于她,这不是乞讨,而是必须。
不公平的社会人们自然会用不正当行为去寻求利益,男尊女卑的文化也自然会引发女性集体无意识中对男性的苛求。
“抑郁的母亲”也源于物质文明促使女性更加追求生命的“独立、平等、自主、自由”,社会文明却依旧深陷“物欲,色-情,权力,享乐,男尊女卑,道德沦丧”,导致女性群体的心理失落。
现在的男人在家里越来越没有好日子过了,如果他们在争权逐利,交友,享乐,滥情中流连忘返,家中的女人不会给男人好脸色。今天的女性也变得不那么女人味,到底是社会女性的进步,还是男人越来越让失去自尊自爱?反正男人们已经清楚的知道:“得罪了女人,就失去了家”。
03
我常年去三亚过冬,小区里有很多带小孩子的单身母亲,虽说没有丈夫陪伴多少有些寂寥,无趣,但抑郁却是没有。
想想也是,在雾霾与寒冷笼罩内地的时候,有经济能力在三亚买房,让妻儿在明媚阳光、清新空气与蔚蓝大海的拥簇下自在逍遥,本身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抑郁的母亲”也许是心理学言语的建构物,经典心理学热衷于把所有人心理障碍归咎在早年一个不合格的母亲身上——家庭会伤人,那伤人的一定是母亲,或者父亲伤害孩子的时候,
母亲却无能、不作为、冷漠。反正不管母亲爱与不爱孩子,亲子关系如何,只要这个孩子长大后有心理困境,归因的板子还是要打在母亲的屁股上。
试想母亲把一切都给予家庭与孩子,到头来里外不是人,搁谁头上谁也不好受。
如果我们跳出心理学用自然法则与生物发展来叙事,会发现作为“主体我”的母亲才是世界生命本源,生儿育女象征自然界万象更新,生生不息,在自然界,母亲永远是正确的。
中国母亲要摆脱抑郁困境,也要建立主体我的意识:生命是我的,爱情是我的,婚姻是我的,孩子是我的,家也是我的,男人只是生命的过客。男人是拿来利用的,不是依靠的,能依靠的只是自己。
中国社会两性间还没有真正平等,一是女性习惯了传统文化重男轻女的意识;二是主流媒体缺乏女性主张的声音,也没有女性主义的团体。那些打着为女性争取权益的男人官僚们,并不真的懂女性需要,也不真的为女性着想。
中国没有真正的女性主义者,有也只是几个弱智一样女人,高喊女性权益,自己穿衣打扮,言行举止比男人还男人。这些人大多是婚姻失败者,抱着对男性的仇恨去呼吁女性主张,连女性都不想效仿,又如何代表女性。
中国女性生存状态在全球都是落后的,远不如日本、韩国、甚至台湾地区的女性活的自在。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没有基本的民众意识,遇事全凭男人的善意,这些都是造成抑郁的母亲产生的原因。
04
世界上最完美的关系不是婚姻关系,而是母子母女的关系。
中国文化内含“孝母敬父”的色彩,母亲辛劳所以要孝顺她,父亲伟大所以要敬仰他。现在的孩子从小被权利金钱意识浸染,不拿正眼瞧母亲,自愿做父亲(权、钱)跟屁虫,这是中国母亲的悲哀。
我们的母亲也在生存与自我双重逼迫下,失去了平和、温暖、善良的本心,对孩子急功近利,简单粗燥,导致今天普遍不良的亲子关系。
社会学家清晰的知道,必须保障女性(母亲)活的幸福,社会、家庭才能得到和谐。但知道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
这个世界没有男人出不了什么大问题,没有女人世界会陷入混乱与崩溃。只有让中国母亲扬眉吐气,舒心顺畅,中国的男人与孩子们享福的日子才能到来。
按照经典心理学,其实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不管男人如何牛,对女性如何自大傲慢,他还是也只能是从女人胯下给排出来的,并且很不光彩的靠依附、讨好、顺从母亲得以生存。男性对女性的占有欲、攻击性、贬抑、玩弄、色-情、商品化也可以是无意识掩盖自己“可以创造世界,却不能创造自己”的早年阴影与晚年悲伤。
男性注定是依附女人在活着,尤其是生与死这两个重要的时刻,男人需要“母亲-妻子-女儿”的怀抱与照顾。
古代的丧葬,棺木通过长长的甬道放在的半圆形的衾室里,死亡象征男性重回母亲的身体。对社会整体来说,需要有众多女性的声音,不是在家政、厨艺、养育方面,而是在政治主张、社会改革、平等权利方面的表达。要有真正的女性团体,女性立法委,女性执法机构,女性领袖,才能为女性争取更平等的生命权。
本文由唯一心理发布,不代表唯一心理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itfw5.com/a/1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