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孰能无过?犯了错就需要接受惩罚或者承受后果,这是天经地义的。当孩子犯错误时,有的家长能够巧妙利用这些机会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而有的家长由于采取不恰当的惩罚方式,诸如将孩子关黑屋、关门外……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给孩子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一起看看还有哪些错误方式你仍在使用?正确有意义的惩罚方式又是什么?
◆不恰当的惩罚方式你用过吗
●错误方式一:关黑屋反省
案例1——不听话就生气,关黑屋反省
最近热播的亲子节目《爸爸回来了》中李小鹏对小奥莉玩手机的惩罚:2岁半岁的女儿一直玩爸爸手机,爸爸先是好言相劝"好了,现在把手机还给爸爸吧"。女儿不理会继续玩手机;接着爸爸有些不耐烦,采用口头惩罚"你再不把手机还给我,下次就不能玩我的手机了",女儿非但没听,反而挑衅似的拿着爸爸的手机跑出爸爸的视线,还将手机当车子在地上推来推去。这一次,爸爸生气了,直接将女儿抱起来关进了家中的"小黑屋"以示惩罚,并让女儿自己在里面反思,认错并给爸爸道歉了才能出来。
"关黑屋"惩罚害处大
1."关黑屋"惩罚:容易导致幽闭症
孩子犯错误就直接被关在黑屋子里反思并且要求给父母道歉,是一种不可取的惩罚方式,被关黑屋的经历和时间久了,容易造成孩子将来成人后幽闭空间恐惧症。它是发生在封闭空间中的一种焦虑症,属于场所恐惧症的一种。主要症状是在封闭的空间(如在电梯间、车厢、飞机上)出现恐惧、焦虑、惊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红流汗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窒息、昏眩有濒死感等。其发病的原因诸多,但幼年时期有创伤性经历,如长时间被关禁闭,感到铺天盖地的绝望和压抑时会出现此病。
弗洛伊德将成年后的大多数心理问题都归结为童年时期的痛苦经历,"关黑屋"这种惩罚方式除了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创伤外,还存在长期的隐患,父母一定要慎用。
2. "关黑屋"惩罚:将责任完全推给孩子
我们并不是完全杜绝惩罚,只是,在这样的惩罚过程中,孩子是自己一个人去反思,一个人在承担和解决问题,反思一下,父母除了利用自己的特权将孩子关在黑屋子里以外,任何有利于解决问题或者说任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犯错误的事情都没有做。这样的惩罚方式其实是父母对自己无力管教孩子时一种挫败感的逃避,将责任完全推给孩子。
错误方式二:关门外反省
案例2——不听话就责备,关门外反省
这是发生在成都市某小区的真实案例:11岁的小欣因为没有遵照妈妈的叮嘱回家晚了,被妈妈关门外思过。对于关门外反省,小欣已经习以为常,一般情况下,他就会在楼道里抠墙皮或者一个人坐在楼梯上。而且,这样的惩罚是以孩子主动敲门认错后才让孩子进门而结束。不过,这次这位妈妈却没有等到想要的"认错"和"敲门"。直到第二天凌晨5点,已经睡醒一觉的妈妈没有听到敲门声,打开门,发现儿子已不在楼道里了。只有楼道墙壁上留下了小欣稚拙的笔迹"恨爸爸"、"恨妈妈"。
"关门外"惩罚用不得
1.隐藏安全风险,带来心理伤害
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爸爸妈妈们不禁唏嘘。将小欣独自留在门外反省的惩罚方式非常不恰当,第一,爸爸妈妈完全没有意识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被爸爸妈妈这样不问缘由就"关门外",小欣会有非常坏的情绪,一旦被不法分子借机利用,拐卖、引诱犯罪均是有可能发生的事。
第二,小欣父母没有意识到这样孤立孩子,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本应得到爸爸妈妈呵护和关爱的孩子,却被冷冷地关在了门外。这是一种拒绝,一种远离,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不接受自己,甚至这个家不需要自己。这种想法一旦日积月累种在了孩子心上,孩子会更愿意待在外面而不愿意回家。
2.不平等的惩罚:亲子关系告急
一个11岁的孩子,居然用稚嫩的小手写下"恨爸爸"、"恨妈妈"这样的字眼,不管认为孩子未深刻理解"恨"的含义而无意写下,或是孩子从各种信息媒体中学来觉得好玩。我们都不应该忽略这样一种家庭教育亟待改善的警告,这是一个极其明显的心理信号,但遗憾的是,没有引起父母足够的重视。一句简单的"工作很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沟通。
在小欣的家中,父母和他完全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在缺乏沟通的家庭中,父母工作忙没时间陪他,在他看来是父母犯错了,他作为受害者不能有半点怨言;可是他自己只是晚回家一会儿,却被父母惩罚至"关门外"反省。这种及其不平等的惩罚方式,绝对达不到事件中"妈妈"所说的儿子自己反省认错的效果,相反,孩子只会心中愤愤不平,为什么你们犯错误了没有惩罚,我一犯错你们就这样惩罚我?
●更多不恰当惩罚方式
类似这样不恰当的惩罚方式还有很多。有的家庭会采取"棍棒底下出人才"的方法对孩子实施体罚,以惩戒孩子的错误;有的家庭会采取"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的方法,总是告诉孩子别人家的孩子就不会犯错误;有的家庭会采取"我辛辛苦苦养你不容易"的方法,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感到羞愧……其实这些方法都不恰当,对于一个正在探索世界、在不断的尝试中成长的孩子来说,这些方法不仅无效,反而容易给孩子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正确的惩罚方式是什么
无论使用何种惩罚方式,爸爸妈妈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将孩子放到和自己平等的地位,再来想想,需要哪种惩罚,如何实行惩罚!
1.冷处理,让孩子体验后果
如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则冷处理,就随他闹去;若影响到别人,将孩子抱走放在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让他继续闹,直到他闹够。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某些目的,当他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他自然会选择放弃。
2.逻辑性的教育手段从小开始
很多非体罚的教育手段是有逻辑性的。比如年幼的宝宝打父母的脸,多数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这种时候,如果父母一边打孩子的手一边说"不要打了",是很讽刺的行为。父母其实可以说:"哎哟,好疼啊!"然后把孩子放下来,让孩子单独待几分钟。这样以来,孩子就会明白,这种让人不快的行为不但得不到关注,反而会造成相反的效果。
3.暂停游戏的管教方法
一种正式的暂停游戏的方法对学龄前幼儿和低年级的小学生都非常管用。暂停游戏就表示暂时不理睬孩子,也不让他玩。你可以在家中找一张离家人活动的区域较远的椅子,也不要太远,免得不知道孩子正在做什么,但也不要把他放在很多东西中间。当你宣布暂停游戏的时候,你的孩子就要坐到那张椅子上去,直到你告诉他时间到了才能起来,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龄设置时间长短(时间不可太长,否则孩子容易忘记为什么要坐到椅子上去,还会觉得难过或者怨恨)。如果孩子提前站起来了,那就要重新计时,他必须重新再来一次。
本文由唯一心理发布,不代表唯一心理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itfw5.com/a/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