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男人成为好父亲,但不能成为一个好丈夫,无疑他在功能上是缺损的。
也许他在夫妻家庭关系中,选择成为一个好父亲,却“自我阉割”了作为好伴侣的功能,或者在丈夫功能上的自我“退行”。但是,是什么让他不能成为一个好丈夫呢?
01
“退行”与“遁入”
小清说,老公是个“女儿奴”,但却让她想要离婚。每次念及他对女儿的好,就又于心不忍,觉得女儿不能没有爸爸。
我说,他对女儿好,为什么还要离婚呢?
深入交流后,发现丈夫结婚后经常喝酒、打牌,工作虽然尽心尽力。这与当初刚认识的他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作为妻子的她怎么也想不通。在家里,小清忙里忙外,又是孩子又是家务,实在是一个贤妻良母。但丈夫似乎对妻子的好视而不见。由于工作压力大、事业受挫,他下班后经常借酒消愁,而把妻子冷落在一旁。
曾经丈夫也是知冷知热的人,但随着孩子出生、家庭开支加大、夫妻关系日趋平淡,他逐渐成功地把自己变成妻子身边那个“最遥远的陌生人”。性生活频率低于同年龄段的夫妻,30多岁,半年难有两次。由于丈夫事业受挫,逐渐关闭了自我,极少与妻子交流,妻子如同和一个“活死人”在生活。
让她唯一欣慰的,他对女儿特别好,是十足的“女儿奴”。
但她也许没意识到,正是丈夫对女儿的好这一点上,也害了她自己。退行到“女儿奴”,也是丈夫杀死了夫妻关系的重要原因。
当一个成年人与小孩玩得好甚至无年龄界限时,有可能自己都忘了自己的成人年龄,而退行到了孩童时代。退行到孩童时代,自然成人的夫妻功能就靠边站。当然这里说的是“女儿奴”过度的情况,如果适度的,不在讨论之列——“适度”意味着能在成人与儿童的“游戏”间自然过渡,能平衡与妻子的关系。
他在家庭关系中,确切地说在与妻子、女儿组成的“关系三角”中,选择了“遁入”与女儿的关系,而逃避了更应该经营的夫妻关系。在与孩子的“小三角关系”中,丈夫觉得有掌控感,是安全的,能做自我的——无疑他的自我是有多么弱小啊!
02
“忠诚”与“背叛”
小兰说,没想到丈夫是“妈宝男”,结婚后仍然唯母命是从。当初恋爱时,觉得他孝顺母亲是个美德,以后也会对自己的家人好。
忠诚于谁,母亲还是妻子,对有的男人来说不是问题,对有的人来说,是个问题。
什么是忠诚?从心理学角度,它是一个人之于另一个人的关系的“长期在线”。过度忠诚是一种愚孝,是关系的不对等,反映了一个人内在的爱的匮乏,也是成长过程中未很好分化的心理呈现。
妈宝男的重要特征就是愚孝,但女人在婚恋过程中,有时很难识别到底是他对自己好,还是妈宝男式的“讨好”,结婚后,才发现是过度忠诚与愚孝的问题。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双面胶》的男主人公亚平,是个妈宝男,也是愚孝者。
他说:
“在母亲眼里,她为你贡献了一切,包括你的骨你的血,她可以继续为你贡献一切,只要你需要,她连心都可以掏给你,因此,她对你也有绝对的说一不二的权利,这种彻底的奉献,只有母亲对儿子才有,即使是儿子从外头带来的女人,也不会做到如此彻底的奉献。
她的管辖范围不仅包括亲生的儿子,还包括儿子捎带回来的外人——无论这个外人儿子有多么喜欢,但不可否认,她就是外人,她偷走了儿子的信,偷走了儿子对娘的感情,偷走了儿子孝敬娘的钱,甚至最后要凭借着儿子的儿子对她当头一击。在这个女人成为她孙子的妈的时候,这个对家没有一点贡献的,这个对家完全侵略的女人瞬间就可以与为家贡献了一辈子的娘平起平坐。”
斯腾伯格的“婚姻三角形”,包括激情、亲密、承诺,如果婚姻三角三条边越是等长,感情就越牢固。
——激情:这是产生爱的基本条件,这如化学中的“激发态”,爱需要从这里出发。两个人在一起,因为相互的吸引,产生热烈的,高强度的美好体验。这是爱情当中极其美妙的时刻。
——亲密:性与亲密关系,这是婚姻的催化剂和保鲜剂,也是必备品。亲密就是你可以跟另一个人一起分享,分享身体,分享一切。分享越多,越亲密。
——承诺:这是爱保证稳定的条件,这如化学中的“基态”,是基本状态。夫妻关系通过法律,还有道德,以及信仰的力量来保障的。
其中,承诺就是忠诚与责任的部分。
成长过程中未达到良好分化的男人,与母亲边界不清,会导致过度忠诚与愚孝的问题。他没法把对母亲关系的忠诚,转移过渡到与妻子的关系中,因而妻子只会感到关系中“丈夫不属于我,属于他妈”。
小兰说,“丈夫对女儿好,对他妈也好,只是对我不好,我时时觉得很崩溃”。她不是吃女儿的醋,也不是吃婆婆的醋,而是丈夫压根没把她当身份平等的妻子看待,对她视而不见。
从动力学角度看,这是作为一个男人的力比多分配的问题。丈夫把爱与关注放在女儿和妈妈身上,就无法把爱分配给妻子了。而在丈夫的心里,如果他把爱给妻子,就无法忠诚于母亲了,这就意味着对母亲的“背叛”,这“骂名”显然让他无法承受。
03
“选择”与“平衡”
在关系中,我们总是善于处理趋避冲突,从而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一个男人是选择做一个好父亲、好爸爸、好儿子,还是选择做一个好丈夫,他的心里自然有杆秤。在选择过程中,一个功能不健全的男人,不能很好地平衡感情与亲情,就会选择偏向后者。
选择做一个好父亲,意味着他随时“遁入”亲子阵营中,退行到孩童时代。选择做一个好儿子,意味着他在家庭“关系三角”中,无意识中加入母亲一方,只要亲情不要感情,在妻子面前把丈夫的功能进行完美的“自我阉割”。
如果你是一个这样的父亲/儿子,怎么办?
一是,觉察内在的自己,爱的能力如何?
作为个体,没有觉察就没有成长。
作为男人,需要随时去觉察自我,需要思考,是否有爱的强烈需要,还是有能力去付出爱?如果是前者,就有可能退行到孩童状态,特别是长期呆在这样的状态出不来,而不愿意履行丈夫的功能。如果是后者,就意味着作为成年个体分化 良好,是可以进行爱的付出的,可以较好履行丈夫的职能。
同时,如果是前者,就要开始着手去成长,意识到这样的状态对家庭对夫妻关系都非常不利,所以成长是最重要的。成长意识着一个人可以从“稳定性低价值/低自尊”,成为“稳定性高价值/高自尊”的人,成为有爱的能力和自信的人,而不是呆在“不稳定低价值/低自尊”一直出不来,丧失爱的能力。
二是,提升自我功能,做合格的“双面人”。
电视剧《双面胶》的原著有一段话:
“在亚平眼里,老婆是和自己一体的,是自己一张之内可以管辖的范围,是可以商量统战的对象,而娘,你永远只能俯首帖耳低眉顺眼。有些话,他明知道老太太说得肯定不合媳妇的心,可他不能跟他妈说:‘你再胡说八道我叫你好看!’这种发狠的怒气,这种带着隐隐威胁的话,只能对与自己同榻缠绵,也许以后要相伴终身的老婆说。这里有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古训,对老婆,两个人是平等的,而对母亲,你只能谦卑地依顺。和母亲比,你没道理可言。”
有不少这样的现象:就是在父母到来之前,丈夫是个好丈夫。而父母到来之后,丈夫就变了一个人——变得不愿做事,指使妻子,等着伺候。从心理层面看,因为父母过来后,给他提供了心理意义上的“襁褓”,人格退行了孩童状态。同时,受面子心理影响,不能在妻子面前觉得自己是个“软蛋”,所以对妻子变得颐指气使。
如果你觉察到这样的变化,那么提升男人的自我功能是最重要的。他需要学会在父母面前做个好儿子,在孩子面前做个好父亲,更重要的是在孩子面前做个好丈夫,真正做个合格的、优秀的“双面人”。
三是,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让家庭序位正常化。
家庭关系中,“整体,平衡,次序”是影响关系的三大原则,如果这三个原则中的一个或多个出现了问题,家庭的动力会失去平衡,就会对整个家庭造成一些破坏性的影响。
在家庭序位中,包括父母、夫妻、孩子等,位置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父母放在第一位,或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都是极其有害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夫妻关系放在首位。
把父母放在第一位,无疑父母将延续在原生家庭中的“统治地位”,抑制儿子的功能。将孩子放在第一位,必然将孩子前置前移,过早承载不属于他的权力。如此,则父母不是父母,孩子不是孩子。
家庭序位,犹如天上的星系,是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运行的,是带着能量的“爱的序位”。如果失序,就会导致暴力、懦弱、压抑、反抗等各种现象的出现,直至新的家庭序位出现——而新的家庭序位也未必是健康的。
夫妻关系是才是家庭经营的核心。在新家庭中,子女成家后,父母需要有意识地退居在后,让夫妻关系前移到第一位。
本文由唯一心理发布,不代表唯一心理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itfw5.com/a/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