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受:想靠近你,却又怕在你面前失去我自己;明明渴望你的触碰,却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
又或者有这样的担心:如果我真实做自己,你是否会依然爱我?
其实,想要缓解这些焦虑和担忧,最重要的要领之一就是:在与对方的互动时,觉察自己的模式。要知道,在Ta面前,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自己,而对方只是我们的镜子。
要具备能看到真正彼此的能力,这需要我们的练习和成长,先来试着充分对自己的遭遇负责,也学着懂得如何爱自己,接纳自己。
01
我爱你,所以我要离开你
我们常常读到一些很唯美,关于“一见钟情”的故事,其中唯美之处大概就在于,只是初见,却非Ta不可,情根深种,却无法长久。大约就是因为故事的戛然而止,使想象停留在了最美好的时刻,所以才那么吸引人。
而故事其实是生活的翻版。在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人,当他们面对自己所爱的人时,爱得越深,怕得越甚。当他们感觉对面那个人对他越来越重要时,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恐惧,面对那个对他日益重要起来的人,他的内心会产生强烈的不安:他会不会离开我?他是真的爱我吗?对方对他越重要,他的疑虑会越深。甚至为了避免那个重要的人将他抛弃,他会先一步离开那个“被离开”的危险。
02
我爱你,我害怕失去你
因为害怕失去你,所以我要先一步离开你。这种模式往往会给对方带来很大的痛苦,因为对方搞不明白,为什么当他们的关系日益亲密时,那个人会在突然之间离去。
这些逃离亲密的人,往往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被抛弃的体验。当然,这个抛弃不一定是现实中真的发生的,但是在当时还是个孩子的他的内心中,他会体验为被所爱的人抛弃,比如被寄养,比如被单独留下来住院,比如与父母走失,或者在幼儿园被最晚接,再或者因为父母工作忙而与他少有游戏等等。
因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讲,他是要完全依赖父母的照顾而生存的,当他需要父母时,父母却不在他的视线之内,这会给这个孩子的内心带来强烈的恐惧,在他的感受之中,他可能会把这个看不到父母解读为被父母抛弃,而这种被抛弃的感觉,对他而言,也可能是毁灭性的。
所以,当他进入一段亲密的关系,早年所体验到的被所爱的人抛弃的恐惧被再度唤醒,当他无法承受被抛弃的恐惧时,他便选择先一步离开所爱的人。这样,在感受层面上,他就可以把关系的主动权抓到手里,从而避免了被抛弃的痛苦。
03
对最善待自己的人发脾气
爱发脾气的人,内心中往往存在很多恐惧,为了保证自己不被恐惧压倒,就会用发脾气的方式来压抑恐惧的感觉。这就像是战场上的战士,当他看到战友被打死打伤后,他内心的恐惧会驱动他勇敢地投入战斗,因为他战斗得越勇敢,他越有可能保护自己生存下来。所以很多时候,发脾气,只是为了防御内心的虚弱感冒出来。
内心虚弱的人,在发脾气时其实心中也是有许多害怕的,他们害怕因为自己的发脾气而失去那个对他重要的人。所以,他们往往在发脾气时会先做一个选择:选择那个相对安全的人来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因为相对安全的人不会因为他的坏脾气而抛弃他。而这个相对安全的人,往往是最善待他的人,是他在内心中能确定对方是在乎他的那个人。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在家门外常常被认为是大好人的人,回到家里时会把家里搞得鸡犬不宁。
04
在最亲近的人身上,总感受到“你欠我的”
对我们所爱的人,因为爱他,所以往往也会在他的身上投注了很高的期待,当这个期待不被满足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很愤怒,因为对方没有满足我们,因为对方“欠我的”。
在亲密关系中,这种“你欠我的”表达方式,可以制造对方的内疚,从而对对方实施强烈的控制,有的时候,这是非常有效的控制方式,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破坏性。
我的一个来访者,就是在父母整日的耳提面命中,体验到自己如果不能满足父母的需要,随时都有可能被父母赶出家门去。所以,在生活中,她努力去满足父母对她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时,她就会被强烈的内疚所吞没,久而久之,她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愤怒,因为她不管怎么努力,似乎也不能完全满足父母对她的期待,在这个内疚的高压之下,当她无法承受时,她最终选择了抗争,与父母的关系走到了破裂的边缘。
05
对所爱的人,我们都会有“恨”产生
恨,就是没有被满足的对爱的期待。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当我们感觉对方对我们越重要时,我们往往越期待获得他的全部,甚至恨不得将他吞进肚子,从而可以全部拥有他。而现实情况是,我们不可能完全拥有另外一个人,因为那是完全独立于我们的个体,所以当我们感受到这种现实时,我们也会有强烈的挫败感,这个挫败感有可能带领我们进入到对所爱人的恨之中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我的一个来访者曾经跟我谈到过他对我的恨:当他看到我的记录本上有那么多来访者的姓名索引时,他突然感到很愤怒,因为那一刻,他意识到他并不是我唯一的病人,而我是他唯一的咨询师。
这让他感受到极大的打击,在他的感受中,我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而他只是我的病人之一,他一下子觉得自己在我面前一点都不重要,我们之间的关系如此不对等,是让他很难承受的。
当他意识到他并不是我的唯一时,他感受到自己是弱小卑微、不被重视和不被爱的,这些感觉让他很难面对,所以他就用愤怒的方式来阻止自己感受到这些内容,当他对愤怒的承受也感觉很困难时,他的怒火就冲我爆发了。
06
不能完全猜到我对你的需要,你就是我的敌人
当我们慢慢长大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原始全能感曾被比较好的满足过,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慢慢有能力去接受现实,慢慢在受挫中感知并接受自己的弱小,从而放弃对全能的期待。
对于一些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很好完成这个工作的人,在他们的自我中就会残存着原始的全能感,他们期待自己拥有上帝一般的能量,从而可以很好的满足自己的需要。这是他们处理现实压力的一种方式,他们期待当自己拥有超能力时,就可以避免来自外界的无法满足对自己所造成的伤害。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他们有时无法按照现实性的原则去期待对方给予回应,他们会期待对方能够完全懂得他的需要,当他有什么想法时,根本不需要讲出来,对方就能主动过来满足他,如果对方没有这么做的时候,他就会感觉对方在伤害自己,甚至会因此而暴怒。
07
你如此完美,我只能小心翼翼
舒服的亲密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并且都能真实地呈现自己,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
可对于一些在成长过程中有过比较多创伤体验的人来说,他可能没有能力将对方与自己体验为平等的人,他需要将对方完全理想化,来满足自己对于完美或是依赖的需要。
与这样的人相处,最初是会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当我们被另外的一个人理想化时,我们会感受到来自他们的崇拜,来自他们对自己的肯定等等,那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有能力、有价值,所以会让我们觉得很舒服。
起初他们也大多会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这段“完美”的关系。但是,我们都知道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人有能力完全满足另一半的幻想,在相处的过程中,随着理想化的逐渐消退,现实中彼此的不同最终需要被正视。当我们不能再满足他们内心的需要,当他们已经压抑自我到过度内耗,无力再“爱”的时候,这段关系的走向可想而知......
后记:
过去的创伤、认知偏差都会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但从心理咨询治疗的角度看,当这些人能够进入一个安全的、长期的、成人人际关系时,当能够真实的看到自己和对方,这时要想调整和治愈自己的过去也是可能的,甚至最快速有效的。
本文由唯一心理发布,不代表唯一心理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itfw5.com/a/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