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或想达到什么愿望,如得不到满足,他常会大哭大闹。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对他讲道理,不可理喻;满足他,会惯出坏毛病;打两下,又心有不忍。对孩子该不该有求必应,这是所有父母都会碰到的难题。孩子的要求,有合理要求,也有无理要求。
区分的原则是什么?我认为,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有利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就是合理要求,否则就是无理要求。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应敢于说“不”。孩子伤心痛哭,会不会对其造成伤害?心理学家认为,人生中的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出现的,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这种“成对”教育,让他有痛哭一番的经历,这未尝不好。
说“不”,其实是在告诉孩子:如果你做得不对,你再闹我也不会让步,不会心疼,我对你的爱是有原则的。孩子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他会明白,哭闹并不能达成愿望。他会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不可能以极端的手段要挟父母。他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是,这种爱是有原则的。从小生活在原则中,他长大也会成为有原则的人。
反之,对孩子有求必应,唯恐孩子受委屈的家长,他们给孩子的是“无原则的爱”,这种爱的伤害,在孩子长大后就会显现。孩子长大后,离开家庭环境会发现,周围的人并非为他而存在,他的要求并不会全部得到满足。孩子从小在心理上懂得克制,他会适应社会;从小没有这种心理准备,他就不适应社会。如果不能对自己的心理做主动的调整,时间长了,他就难免会发生心理疾病,如忧郁、狂躁等病症。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你知道用什么方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然而,你迟早有一天会因为无能为力而拒绝他,由于他平时没有遭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
如何对孩子说“不”呢?
第一,选择在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候,一般在孩子3~5岁时开始对他的无理要求说“不”。孩子3岁前,他的哭声一般是身体痛苦的表达,这时家长要帮他解除痛苦,要去关爱他。但是孩子3岁后,他的哭声有时不再是身体痛苦的表达,而是一种意向表达,譬如:你带他去朋友家,他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他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你不买他就大闹……当你发现孩子有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情况,要有意识对他进行说“不”的教育。
第二,说“不”的环境要讲究,要让孩子单独面对你,而不要让他在众人或在其他亲属前面对你。所以,无论他在哪里与你对峙、大闹,你都不要心急,要把他带回家,最好选择在卧室内(因为卧室里没有危险物品),把门关上,让他单独面对你,然后告诉他:“你今天这样做是不对的,下次不许如此!”
第三,初次这样做,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这时家长一是不要打他;二是不要骂他;三是不要在这时给他讲道理,因为孩子小,很多言语听不明白;四是不要走开,要让他一直感受到你不让步的态度。最好的方法是坐在他面前,看着他哭。他开始时会很伤心,还很气愤,这没有关系。因为他现在全部的反抗本事就是哭,大不了他在哭闹时将头撞在床脚上,但他自己一定知道疼,不会再撞……而你此时的“坚持”则向他表明了你的态度,不要暧昧,要坚决!这对你、对他都有好处。
本文由唯一心理发布,不代表唯一心理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itfw5.com/a/844.html